4166am金沙信心之选(中国)有限公司-BinG百科

首页

4166am金沙信心之选

当前位置: 首页 > 4166am金沙信心之选 > 正文

三十八载辛勤耕耘,烛炬照红一代心灵——记西安交通大学4166am金沙信心之选唐玉海教授

日期 : 2022-07-01    点击数:    来源:

西汉教育家董仲舒有言:“善为人师,既美其道,又慎其行。”做一名好老师,既要有渊博的学识,灵活的教育方法,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回顾唐玉海教授三尺讲台上的38载执着坚守,这一箴言正是对其最贴切的诠释。从科研的沉潜坚毅到课堂教学的道厚学深,从思想的卓然精深到为人的温厚磊落,从师者的弦歌不辍到长者的儒雅持重,都堪称师德模范,他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高尚的师德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以自己渊博的学识去教育、影响学生,用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书写着平凡而又伟大的教育故事。

1 唐玉海教授认真授课时

重视学生培养,做德智兼修之师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立校之基,唐玉海从教38年,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之上,承担了本科生的《有机化学》、《医用有机化学》和研究生《高等有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等十余门专业基础课程的授课任务,近5年年均工作量高达369学时。教学中,他十分注重教育的启发性,善于在教学中引入前沿知识启发学生深度思考,课堂生动,风趣幽默,内容充实,善于与学生交流,互为启迪,深得学生的爱戴和喜欢,多次被评为“学生最喜爱的老师”。获得了“王宽诚育才奖”、 “陕西省师德标兵先进个人”和“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荣誉。

唐玉海教授年事颇高,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即便如此,他从未缺席任何一堂课, 始终以专业的态度、饱满的精神坚持为学生授课,带领学生领略化学的奇妙。他尤其善于利用化学的事例,教导学生为人做事的道理。“碳元素是有机化合物的基础,也是我们生命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为人处事要像碳元素一样,形成共价键,彼此互助合作。”这样的教育事例不胜枚举,他的课堂不只是教书,更多是育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的课堂充分体现了教育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反映了教育最重要、最本质的属性。

在日常生活中,他会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经济状态。遇到在生活上有困难的同学,他会解囊相助。当年姚宏同学家庭困难,唐老师义不容辞资助其生活费和学费,让他顺利完成学业;学生陈景荣因家庭突生变故,造成学业和生活困难,唐老师积极联系爱心人士资助其学业,这些学生目前均已成为各个部门的骨干。在刚搬到创新港的时候,怕学生们不适应这边的环境,唐老师会耐心询问学生们的生活状况,在得知有同学反映创新港的饭菜太贵之后,唐老师多次向院里和校里积极反映情况,为同学们发声。他还常常督促研究生们多参加活动,拓展交际面,注重全面发展,在做好科研的同时也要好好享受生活。

唐教授乐于参与各项社会服务事务,作为全国医学化学会副理事长,组织开展了多项系列学术活动。同时,作为环境事件应急咨询专家,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参与了多次应急事件处理与解释,并且被相关报纸报道。此外,他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工作,每年进入全国各地中学开展活动并作报告几十场,通过有趣的化学现象激发广大学生探究世界、热爱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极大地促进了化学知识的普及。

2 唐老师在甘肃省兰州市中学校园里进行校长新高考培训

助力课程建设,做教学改革之师

唐玉海教授崇尚科学、秉承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完成基本教学工作的同时,及时研究国内、外教学发展趋势及不同专业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状况,更新教学内容,以不断适应科技、社会发展对化学知识和学生素质不断扩大和提高的需求。近年来,根据教学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唐玉海教授带领教学团队连续开发、建设了“有机化学MOOC”、“化学与人类文明MOOC”等多门在线课程,并将其应用到实际课程教学中,在校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并受到良好评价,也因此于2015年获得“中国大学MOOC 2014-2015年优秀教师”称号。“有机化学MOOC”,“化学与人类文明MOOC”均获得“国家在线精品课程”。

3 唐老师正在以一种幽默有趣的方式给同学们讲授《化学与人类文明》课程

在实际课堂教学工作以外,唐玉海教授积极投入教材建设,已正式出版的教材累计40余部。唐玉海教授主编的《医用有机化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已在全国50多所高校推广使用,累计发行达30万余册,在全国具有显著的影响力。这些教材的出版推行丰富了有机化学学科体系,从不同维度对有机化学做出了系统的解读,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理解有机化学知识贡献了重要力量。该系列教材也分别于2003、20082011年先后获得校级优秀教材特等奖、二等奖和一等奖。而该教材所支撑的“医用有机化学课程”也被评为“陕西省省级精品课程”。

此外,唐玉海教授主编的《大学化学》(文科用)列入“十一五”规划教材;主编的医学长学制《有机化学》是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和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唐玉海教授还主编其它一系列教材,如:《医用化学》、《生物有机化学》等多本教材。其中《医用化学》于2013年被评为云南省级精品教材;《有机化学》(医学长学制使用)于2015年被评为第十五届校级优秀教材一等奖。

唐玉海教授先后主持了3项国家级教改项目和其他教改项目10余项,发表教学论文10余篇,其中《提高民族学生的医用化学教学质量》被评为省级优秀教育论文奖,多篇评为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015年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热爱科研工作,做创新引领之师

追求科研与教学的有效结合一直是唐玉海教授努力的方向。他主要从事药物分析、有机合成、分子印迹技术等研究。其中,课题组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应用于药物分析研究在国内外起步较早,并做出了开创性研究工作,并在知名化学期刊(如Angew. Chem. Int. Ed.;Chem. Mater.等)发表SCI论文132篇,包括4篇ESI论文及2篇热点论文,被引次数2800余次,单篇最高286次,H因子26,且荣获2011年“陕西省科技一等奖”和“陕西省政府科技一等奖”、2019年“陕西省科技二等奖”和“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

学海无涯,唐教授始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即便到了即将退休的年龄,也从未放低对自己的要求,依然专心学术,沉潜科研,坚持阅读文献,撰写科研笔记,不断充盈自身。这种对学问孜孜以求、一丝不苟的精神态度也深深地感染并影响着学生们。每次来创新港,唐老师都会耐心询问组里同学的课题进展并提出中肯的建议和意见。每年有新生进入课题组做自我介绍时,唐老师都会认真聆听,希望能把新同学的名字认真记住,课题组团建时,出发前唐老师会问学生们有没有吃早饭,如果有同学没有吃,唐老师就会说:“先吃早饭再走,车子晃荡,胃会很难受,不着急。”硬是等大家都吃了早饭,才会出发。在寒暑假回家时,特意叮嘱学生注意安全,逢年过节因为各种原因回不去家的同学,唐老师会特意关注,问问学生年夜饭吃了什么,还缺什么,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暖心安慰着说道:“虽然不在家里,但是我们老师会时刻陪伴着你们,不要害怕!”,成为寒冷冬日里学生心里的一束暖阳。

勇立时代潮头,做西迁传承之师

66年前,交通大学6000多名师生员工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从上海迁来西安。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交大人铸就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六十多年后,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在西咸新区拔地而起,实现了西安交通大学开拓创新的“二次西迁”。虽岁月变迁,但“西迁精神”已被镌刻在交大发展史的壮丽诗篇中。西部要发展,人才是关键,给西部培养人才,培养留得下、守得住的人才,是西安交大一直在做的事情。

4 唐老师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门口所摄

迁校以来,西安交大创造了百余项国内外科研领域的“第一”,在抢占科研制高点方面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改变西部地区面貌提供了巨大的智力支持。像唐老师这样的“西迁人”以实际行动诠释扎根实际、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以及始终与党和国家发展同向同行的价值追求。“不因校区搬迁让学生晚开一天学,少上一堂课,迟做一次实验”,这是全体交大老师共同守护的目标。虽然唐老师的课大多在下午,但是唐老师每次都会早上早早到创新港开始备课,也会提前去教室里,与学生一起谈学习,也畅谈人生、社会与未来。不论谈什么,他总是推心置腹,平等地与学生交流看法,引导他们学会交往、学会合作、适应竞争,与学生建立了“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还记得课题组从雁塔搬迁至创新港的那天,天气很热,唐老师虽然年岁已大,但是还是和大家并肩战斗,帮忙卸载货物,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流下。其实,唐老师这样的老师还很多,他们接过西迁前辈们爱国为民的思想火炬,继续弘扬西迁精神,爱岗敬业,精心执教,与时俱进、积极创新,用躬耕实践生动诠释着立德树人、师者风范,努力为西部的教育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气力。“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三尺讲台,二支粉笔,一位人师,通天达地。三十八年韶华流逝,放不下的,抹不掉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充实喜悦,是修身、成己、达人的圆满具足,这就是唐玉海教授。